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介入性放射線醫師在做些什麼?

美國介入性放射線醫學會送給莊伯祥教授的「生日」禮物

和信醫院副院長莊伯祥教授在1989年時腦部長了個腫瘤,因此接受六個多小時的手術,他失血一萬多西西,術後還使得他右眼從此看不到了。如果把二十年前那個大手術看做另一個人生的開始,他說:「我就像個二十歲的青年,正要開始我最燦爛的一生。」 

/ 林靜靜 (本刊特約撰述) 

早期發現是處理很多問題的基本原則,疾病自不例外,一向是「預防重於治療」,而癌症更是如此,早期發現常可使治癒機會大增。

和信醫院成立近二十年來,最近臨床研究室的統計發現,本院病人的存活率要比台灣的平均數字高個三到五成。這個成績,除了靠醫療團隊在很多細節上的堅持之外,更有許多默默貢獻者的付出,其中,介入性放射線科醫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角色。

對大部分病人而言,可能連「介入性放射線」這幾個字都是很陌生的名詞,簡言之,這是醫師使用對人體造成傷害最小的方法,進入病人體內並實施醫療程序的各種先進技術;這樣的精神是醫學發展的趨勢,譬如,對外科醫師而言,傳統的在皮膚上畫十數公分傷口的「開刀」,近來已漸被只要打幾個洞的使用內視鏡的「微創手術」所取代。

但是,對放射線科醫師而言,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從「開刀」起步的,也因此,「對病人的傷害要減到最低」的理念做得更徹底,也發展得更好,事實上,外科醫師使用內視鏡來手術的觀念,可說也源自放射線科。

放射線科醫師是從試圖「診斷」病人的疾病開始的,第一個在「治療」上的臨床應用,根據美國介入性放射線醫學會的介紹,是一位左腳患有壞疸卻拒絕截肢的八十二歲婦女,結果醫師只不過使用導管進入她左腳上本來已阻塞的血管中,就因此使得病人因壞疸引起的疼痛大大的減輕了,後來甚至是自己走出醫院的。這位被認為是創造了奇蹟的醫師Charles Dotter,於1978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也是公認的介入性放射線醫學之父。

這種放導管到血管內,再打入顯影劑,使得醫師可以在放射線照射下,看到人體內部情況的血管攝影,最早在1929年就開始使用,其技術不斷更新,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在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時使用的氣球擴張術、血管成形術等,都是根基於此的改良;而從透過導管要找到出血部位,但後來在診斷的同時給予立即止血的栓塞等治療方法,則是介入性放射專科醫師「撈過界」的表現,但事實顯示,以「對病人傷害最小」的出發點的醫療,是未來醫學的走向。

而十多年前從美國回來加入和信醫院的莊伯祥教授,正是當時引領研究和發展這種介入性放射線醫學的關鍵人物。在一九七0和八0年代,Vincent Chuang赫赫有名,當時他所訓練的數十位放射線專科醫師,如今多在美國各主要醫院擔任放射線科主任,但他在1997年時放下一切回到台灣,主要是因為台灣人民已可以選自己的總統,「我想要在醫學以外的領域做些事」,他說,人生除了成就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

這樣的看法,和莊伯祥教授在1989年時腦部長了個腫瘤多少有關。這個做了六個多小時的手術,他失血一萬多西西,術後還使得他右眼從此看不到了,很多人以為,只剩下一隻眼睛的Vincent (莊伯祥教授的英文名字) 大概再也不能做血管栓塞了,因此,在腦部手術的二十年後,當莊伯祥在今年三月再回到美國接受介入性放射線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時,很多他過去的學生同事都前來致意,對於他在台灣繼續從事醫療服務以及教育的表現,更表示佩服。

這個醫學會在1996年開始頒發此獎給在介入性放射線醫學上有成就的醫師,每年只有一到三人可以得獎;但莊伯祥在今年獲獎,對他個人而言,意義格外重大,因為,如果把二十年前那個大手術看做另一個人生的開始,「我就像個二十歲的青年,正要開始我最燦爛的一生。」

和信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之所以能夠落實,莊伯祥認為和台灣的民主制度多少有關,只有在民主社會中,「實証醫療」才得以發展。

教授以他在和信醫院替病人做的血管栓塞治療為例,「我做得愈多,醫院賠得愈多」,但只因証據顯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所以他可以繼續做「賠本生意」。他說,只要台灣還有民主,他願意和這個不以成本為考量的醫院一起走下去,最終,証據會說明,這個方向才是主流,就如同「對病人傷害最小」已是醫療主流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